描述
内容介绍
「看到这句『永不退票』,我感到自豪,这一生不敢说百分之百『不退票』,但凭尽心尽力,以『永不退票』作为我待人处事的箴铭。一场演讲,即使花费二十多小时漫长的航程,也不退票,不更改日期。一个约会,不论千山万水,辛苦跋涉,即使再忙再累也不轻易退票,不增添别人的麻烦。不退票的性格,使我善缘良多,行事减少阻力;不退票的观念,使我心无愧怍,日也寝食酣然。」——星云大师
现在的社会人生,就是一个万花筒。由于我们智慧有限,观察力不够,对万花筒里的社会人生,常常看得意乱情迷,随波逐流,看不到一个真实的面目,所以希望借由《人间万事》这套书的出版,观照人时间的林林总总,找到自己真实的人生。
《人间万事》有理、有事,有知识、有趣闻,有隐喻、有明示,有现象的分析、有问题的探讨,希望藉由不同面向的思考,对各种问题的产生,提供另类的看法与正确的新观念。
目录
卷一:不要计较
一日十计 |
卷二:存好心
功 |
卷三:做好事 突破
|
卷四:说好话 感同身受 |
作者简介
星云大师,一九二七年生,江苏江都人,为临济宗第四十八代传人。一九四九年初来台。曾主编《人生》月刊、《今日佛教》、《觉世旬刊》等佛教刊物。一九六七年创建佛光山,致力推广文化、教育、慈善等事业,先后在世界各地创设百余所寺院道场,并在海内外设立十六所佛教学院,培养佛门专业人才。此外,为推广社会教育,创办普门中学、南华大学、佛光大学、美国西来大学,及创办人间福报、人间卫视。一九八○年,卸下佛光山宗长一职,之后四处云游弘法,创办国际佛光会,现任国际佛光会世界总会长、世界佛教徒友谊会荣誉会长。星云大师著作等身,着有《释迦牟尼佛传》、《玉琳国师》、《星云禅话》、《星云日记》、《往事百语》、《佛光菜根谭》、《佛光教科书》、《迷悟之间》、《人间佛教系列》以及《有情有义》、《佛光祈愿文》有声书等。
推荐序:生命的普遍观照
文:林水福
值此全球金融大海啸,各行各业普遍不景气,失业人口日众之际,星云大师出版《人间万事》十二册,相信对芸芸众生具有醍醐灌顶之效,如能从中汲取部分智慧,或许可以脱厄解困,化逆境为顺境。
人生是什么?
如何下定义,不是件容易的事。俗语说:「人生不满百,常怀千岁忧」,这里呈现的是中国人「杞人忧天」的部分情怀,也透露出隐藏在多数人心中共同的「忧患意识」,也就是先贤所说的:「先天下之忧而忧,后天下之乐而乐。」
星云大师告诉我们:「有苦有乐的人生是充实的。有成有败的人生是合理的。有得有失的人生是公平的。有生有死的人生是自然的。」「有得必有失,有失未必有得」,因此,当我们处于顺境、职位高升时,不可志得意满,以为这是自然的、合理的。其实,如大师的昭示,有成有败,有得有失,有苦有乐的人生才是合理、公平、充实的。而我们能够「包容不完美不完善,那才是完人」。
「上台」不是件容易的事,「下台」往往比「上台」还难。难在于下台的时机、身段如何拿捏、放下。有人上台,风风光光,下台却遭到一片挞伐,甚至于身系囹圄。大师指引我们下台也有诸多好处,例如:
一、无官一身轻。
二、可以给别人多一些机会。
三、人生不一定占有,享有也是一种乐趣。
四、不演戏,看戏更好。
有机会「上台」抱持为人民服务,为社会谋福祉的观念,兢兢业业,敬谨从事,固然有其价值与意义。但人生,如上述有成有败,有上台必有下台,下台时毋需眷念,多想想下台的好处,内心或许就能释然。
身居领导地位时,大师也告诉我们,不一定要当「主帅」,「老二的哲学」也是处世方针之一。还说,可以扮演跟班的角色,陪衬的角色。许多人「宁为鸡首,不为牛后」,大师却说陪衬角色的功能与重要性:「在权力冲突中,具有平衡的作用,所以能在权力的核心里具有陪衬的功能,说来也是难得的际遇了。」
星云大师在《生命的拥有》中告诉我们「人生之计」、「生命的层次」、「处世箴言」、「激发智慧」,不仅关心人的生命,对于动物,也同样赋予爱心。由于不景气,弃犬日多,大师列举狗狗的优点:护主、守家、敏捷、忠诚、讲义、记人恩惠,善体人意,不受诱惑……其实,人要跟狗狗看齐、学习的地方多着呢。
「即心即佛,即佛即心」,如何修持,从微小处,如「滴水虽微,可以穿石」,从日常身边着手。大师著作发行,如甘露遍洒普世,众生皆有福!
书摘:一是多少
各位读者,大家吉祥!
「一」在数字里是一个基数,「一」表示不是二,「一」表示不是多,但是「一」也有重大的意义,例如:
一、一语惊人,举世信服:科学家的发明,哲学家的学说立论,真是一语惊人。例如,牛顿发现地心引力,富兰克林发现雷电,达尔文提出「进化论」,爱因斯坦发现「相对论」,乃至发明原子、核子、基因的科学家们,他们的发明,都是一语惊人,举世信服。
二、一音说法,随类得解:《华严经》说,释迦牟尼佛讲经说法时,能以「一音演说法」,让众生「随类各得解」。现在世界的语言,不下百千种之多,要透过翻译才能沟通,实在不胜其烦。佛陀借助威德神通,在法华会上的百万人天之中,「一」音说法,让众生随类各得解,「一」岂能小视。
三、一念三千,百界千如:天台学说主张,我们心中的一念,可以包含三千大千世界。心中的一念,具足「十法界」,每一法界有「十如是」,每一如是里又有十法界,所以「百界千如」说明了宇宙人生「同体共生」的美妙。
四、一心念佛,绝对往生:佛教的净土宗非常重视「一心念佛」,只要念到「一心不乱」,念到「即心即佛、即佛即心」,必能往生极乐世界。这在佛教的许多经论里都有明证。
五、一念不生,万象现前:佛教的禅门虽然有别于净土宗的「一心念佛」,但提倡「一念不生,前后际断」。所谓「斩断生死,截断众流」,不要以为那个时候什么都流于虚无,其实另一个朗朗的晴空万象,立时现前。
六、一朝风月,万古晴空:光阴似箭,日月如梭,我们在无情的岁月里,尽管石光电火的人生,不容易找到安息之处,但禅门讲究开悟,只要开悟了,则「一朝风月」,就像「万古晴空」,那就是生命的永恒。
七、一子出家,九族升天:在佛门里,为奖励人间修道者,有谓「一子出家」,可以「九族升天」。诸佛菩萨绝不会妄言,因为一个人出家造福社会,弘法度众,所有功德福报,必能庇荫家族亲人,同获利益。
八、一马当先,勇冠三军:人生的成就,必须要仰赖条件,例如,武将身先士卒,一马当先,勇冠三军。当立功之后,升官是必然的。
一是多少?《法华经》说:「一即一切,一切即一。」例如,一粒沙石称为一,一栋房子也称一,一个城市也是一,一个地球、一个虚空,都是一。小至沙石为一,大至虚空也是一,这不是「一切即一」的圆融之道吗?所以不要小看了「一」,一夫当关,万夫莫敌;一字千金,掷地有声;一帆风顺,前途无量。即使是「八风吹不动」,也能「一屁打过江」,所以佛教讲「一切皆空」,空是何等之大,空看起来什么都没有,实际上是包含万有。因此,经典说「一个不是少,万亿不是多」,诚不虚也。
评论
目前还没有评论